印度铁道部部长 Ashwini Vaishnaw 近日宣布,由钦奈综合车厢工厂研发的 1200 马力氢燃料列车发动机即将于本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并称其为 "全球最强"。
这一表态引发国际氢能铁路领域高度关注。然而,印度有些过于托大了,实际上,中国在氢动力列车技术已形成系统性优势,在性能和功率上全面领先,只待应用场景及商业化进程提速。
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印氢燃料列车发动机对比。
1.印度技术亮点与局限
印度研发的氢燃料列车采用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峰值功率达 1200 马力(约 895 千瓦),较德国首代已投入商业运营的氢燃料列车(300 千瓦)提升近 3 倍。
该列车计划于 3 月 25 日在哈里亚纳邦 89 公里通勤线路试运行,每日承担 12 对班次。通过国产化供应链建设,其关键部件成本降低 60%,运营成本较传统内燃机车减少 40%。
印度铁道部已规划未来五年投资 3.37 亿美元研发 35 列氢燃料电池动车组,作为国家氢能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技术实现全方位领先
1)中车四方 CINOVA H2 城际动车组
该车型功率达 960 kW(约 1305 马力),较印度宣称的 "最强" 高出 10%。其采用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在 160 公里时速下续航 1200 公里,80 公里时速续航可达 3000 公里,加氢时间仅需 15 分钟。
2024 年 7 月,CINOVA H2 新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下线。同年 9 月 24 日,在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正式发布。该系列氢动力动车组尚未投入客运。
2)中车株机重载调车氢能源机车
专为货运场景设计的 2400 千瓦(3260 马力)氢能源机车,采用“氢燃料电池+锂电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功率,达印度同类产品的 2.7 倍。其最大启动牵引力 560 千牛,可在 4‰坡道牵引 5000 吨货物,直线轨道牵引能力突破万吨级,设计时速 100 公里。该机型填补了氢能源机车在重载运输领域的空白,目前处于测试验证阶段。
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该机车已完成动力系统、耐久性及高低温测试,处于市场化应用前的最后验证阶段,但尚未披露具体商业运营时间。
3.全球竞争格局与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已有 12 个国家积极推进氢动力铁路技术研发与应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商业运营先发,而中国依托 "双碳" 战略顶层设计,已构建起涵盖关键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到整车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于 3 月 25 日率先实现氢动力列车商业运营,但其整体技术成熟度仍与先进水平存在代际差距。
国际氢能轨道交通领域呈现两大发展特征:
一方面,德国西门子等企业的商业化实践暴露出氢能供应链的脆弱性,凸显了加氢基础设施布局与氢能储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全球竞争焦点正加速向绿氢制备技术突破、跨领域技术融合及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转移。
在此进程中,中国通过规模化应用验证与多场景创新探索形成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强化,为全球氢能轨道交通发展提供重要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