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重卡干线物流“破局”
来源:总站网 | 作者:榆氢网 | 发布时间 :2025-03-17 | 29 次浏览: | 分享到:

热点观察

氢能重卡作为新能源赛道的 “潜力选手”,正从政策扶持走向商业化突破。

但市场疑虑仍存:氢能重卡真的能替代传统燃油车,成为长途运输的主力吗?

示范运营加速落地

氢能重卡的爆发是多方引导与现实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相较于 LNG 重卡的气源不稳定、纯电重卡低温续航受限,氢能重卡补能快、续航长、载重量大的优势愈发凸显。

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开始示范以来,我国氢能重卡的落地运营加速推进。尤其是2023 年以来,氢能重卡的商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天津港至河北定州的27辆氢能重卡跨省运输、河南安阳49吨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完成测试,标志着氢能重卡从城市短途场景迈向跨省干线运输。

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应用

头部企业的技术攻关为氢能重卡注入强心剂。比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联合产业链伙伴推出的200kW星瀚G氢燃料电池重卡,通过IV型储氢瓶与余热回收技术,将储氢密度提升至62kg/车,续航能力达700公里,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25%。

一汽解放也已布局氢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两条技术路线,突破77项核心技术,覆盖80kW至400kW功率区间。其液氢燃电牵引车通过 “三低一高”(低电耗、低自重、低成本、高可靠)设计,续航超千公里,成为干线物流的理想选择。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氢能重卡在低温适应性、动力衰减等痛点,更通过成本控制与场景适配性,加速了商业化进程。

氢能重卡如何才能有成本优势?

不可否认,氢能重卡想要大规模推广,仍需跨过成本门槛。其TCO需要接近传统燃油重卡和纯电重卡或更低。

氢能重卡TCO=购车成本+能源费用+通行费用+维保费用+人工成本-报废残值。

其中,维保费用、人工成本和残值相对固定,而购车成本、能源费用和通行费用占到总成本的约75%,是影响TCO的决定性变量。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49吨级别的传统燃油重卡售价约为45万元,而氢能重卡约为90万元。虽然2021年至今,氢能重卡价格已从150万元降至90万元,降幅可观,但短期内仍需政策补贴支撑。

不过,氢能重卡长期经济性优势显著:在长途运输场景下,若免除高速费并叠加补贴,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可比燃油车节省约36万元。根据测算,当氢价降至25元/公斤时,长途氢能重卡TC将接近纯电重卡,而补能速度与续航上限的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当前,氢能重卡的核心战场集中在 “中重载、长距离” 场景。港口、矿区等短途运输仍以纯电为主,但跨省市干线运输中,氢能重卡凭借续航与补能效率更具竞争力。液氢技术的突破将成为关键——若实现量产,氢能重卡续航有望普遍突破 1000 公里,与纯电重卡彻底拉开差距。

生态协同是关键

氢能重卡的规模化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加氢网络不足,目前全国加氢站仅千余座,制约了长途运输的便利性;其次是产业链协同,需整合制氢、储运、车辆制造及场景运营等环节;此外,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的速度需进一步加快。

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正为氢能重卡铺路。2025年全国两会明确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地政府将氢能重卡纳入示范城市群规划。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及加氢网络完善,氢能重卡有望在长途物流、高污染行业(如钢铁、煤炭运输)中率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