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布局六大碳达峰园区试点氢能

来源:氢能汇 | 作者:榆氢网 | 发布时间 :2025-04-02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旗县(区)和园区名单,涉及氢能的有6个园区,具体如下:

原文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关于印发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

内发改环资字〔2025〕338号

各有关盟市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能源局:

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部署,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内发改环资字〔2024〕1293号)工作安排,经地方自主申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审核,确定呼和浩特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试点建设工作。碳达峰试点建设是落实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行动,也是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各试点旗县(区)、园区要落实主体责任,聚焦本地区资源禀赋和破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持续深化改革、开展制度创新、加强政策供给,为自治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各盟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调度,强化政策技术支持,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梳理总结建设经验、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形成信息上报。

二、精心组织试点方案落实。各试点旗县(区)、园区要抓紧修改完善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方职责,确保重点任务、工程、项目等有力有效落实。试点旗县(区)实施方案由旗县(区)人民政府印发,试点园区实施方案由设立园区管委会的人民政府印发。请于4月30日前印发实施并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备案。

三、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力度。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创建周期为2025—2027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能源局等部门加强对试点创建工作的政策支持。一是重点在中央预算内资金申请,零碳园区建设、碳足迹试点申报等各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二是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加强试点创建指导帮扶和调研评估,做好政策宣讲和技术支撑;三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经验交流活动,多渠道做好试点经验示范推广。对试点先进经验适时推荐为国家层面典型实践案例。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2025年3月27日

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旗县(区)和园区名单

序号

盟市

试点名称

创建重点

一、试点旗县(区)

1

呼和浩特市

新城区

立足产业基础,推动物流信息化、商贸服务绿色转型及会展低碳化,重塑生产性服务业模式;聚焦绿色算力、数字经济与电子信息制造,构建新型工业生态;深化文旅融合,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构建首府低碳转型新格局。

2

清水河县

打造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等多能互补绿色能源体系,推进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打造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区低碳示范县,通过造林育草等提高林草地碳吸收能力,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固碳能力。

3

和林格尔县

围绕发挥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和新机场建成投运辐射作用,紧扣打造全区乳业发展排头兵、数字经济发展新样板、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首府向南发展承接地和市民休闲旅游后花园“五个定位”,建设全国充换电站设施补短板试点示范和市级首批碳汇交易试点,实施7大碳达峰重点工程,积极探索首府周边县级城市碳达峰路径。

4

包头市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实施“1+N”碳达峰路径探索,即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进行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碳达峰路径探索,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稳妥有序做好碳达峰各项工作,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将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建设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典型示范区。

5

白云鄂博矿区

发挥全域协同的优势,以矿产资源采选、稀土深加工、固废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展节能、减排、提效,同步在碳排放双控、碳足迹认证、碳信用清单、绿电追溯等薄弱环节探索务实管用举措。

6

呼伦贝尔市

陈巴尔虎旗

立足陈巴尔虎旗风光资源禀赋与生态碳汇优势,突出“风光资源开发+生态系统修复+碳汇价值转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率先开展营造林增汇成效动态监测与价值评估,探索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

通辽市

霍林郭勒市

立足煤电绿电多能互补优势,打造铝及铝精深加工为主体的铝基新材料高载能低排放千亿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实现从“煤电铝之城”到“绿电铝之城”的快速转变。

8

赤峰市

松山区

以新能源产业化和产业新能源化为路径,组织实施好工业强基倍增工程、园区“绿能岛”建设工程、重点用能单位绿色低碳转型工程、交通和建筑领域新能源化促进工程、“绿动乡村”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碳达峰试点建设目标指标任务,将松山区建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承载区、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区、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的绿色高效示范区。

9

锡林郭勒盟

太仆寺旗

立足风能、光能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绿电”替代工程,积极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培育壮大绿电用能产业,推行绿色制造,加快重点产业以及重点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0

鄂尔多斯市

康巴什区

围绕建设绿色高质量低碳城区建设中心目标,坚持“4个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全国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示范、可再生能源的城市核心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3个试点示范,打造碳达峰试点城市“内蒙样板”。

二、试点园区

1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耦合发展,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以绿电消费为引领,探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2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

以绿色食品加工业、玻纤等新材料产业为核心,构建低碳高效产业样板区,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乳制品绿色供应链标杆,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能源替代。围绕重点企业创建“零碳”工厂,通过工艺革新和碳足迹管理实现全流程减排,形成可复制的园区绿色发展模式。

3

呼和浩特敕勒川乳业

开发区

以乳业、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低碳转型为核心,聚焦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如分布式光伏、微电网)、乳业全产业链绿色升级(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包装革新),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与碳排放智能管控体系构建,打造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清洁高效、可复制推广的碳达峰示范标杆。

4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桥产业园)

全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能源清洁利用新模式;聚焦石化、新材料,打造产业前沿高地;激励科技创新,筑牢数字根基,构建高效创新体系;健全碳排放数据管理机制,塑造近零碳园区示范样板。

5

包头市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为主线,聚焦“4场景+7任务”,拓展氢储能源转型路径,推进碳足迹认证与碳核算平台建设,深化清洁生产审核试点,探索“稀土+”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6

包头市

包头金山

经济开发区

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质生产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依托风光资源禀赋,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资源循环利用,构建“绿电替代+循环降碳”发展路径,实现低碳转型示范。

7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

经济技术

开发区

依托周边丰富的风电光伏和生物质资源,大力发展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聚焦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展节能降碳行动,稳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支撑、低碳产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多能互补的碳达峰典范园区。

8

通辽市

通辽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基于霍林郭勒高新区产业特点,聚焦铝基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新能源高效利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节能低碳管理,探索多元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9

赤峰市

赤峰敖汉

工业园区

以产业发展低碳化、能源供给零碳化、基础设施集约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运营管理数智化为目标导向,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倍增工程、新能源全域化开发利用工程、低零碳企业建设工程、水资源梯级利用和耦合利用工程、园区资源集约化利用等重点工程建设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实现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全部目标指标任务。

10

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围绕能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聚焦能源绿色转型、循环经济升级和绿色品牌培育,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拓展新能源电力应用场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11

锡林郭勒

白音华经济

开发区

围绕能源化工、冶金等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能源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建设智慧低碳管理平台,探索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12

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

卓资经济

开发区

在园区资源高水平循环化利用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能源清洁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聚焦主导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积极引入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探索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典型碳达峰路径。

13

乌兰察布丰镇循环经济开发区

依托铁合金产业基础,通过绿能替代、技术创新、科技赋能等措施,实现铁合金产业“高、智、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探索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14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

蒙苏经济

开发区

依托新能源装备及材料产业、高端煤化工产业,推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工业副产氢制储加用链条,开展企业和产品碳管理能力建设,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和技术融合的规模化高载能零碳园区实践样板。

15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

以新能源与煤化工深度耦合为核心路径,推进绿电替代、氢能耦合、CCUS等技术应用,创新固废梯级利用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技术集成与产业协同,构建“清洁能源+低碳制造+循环利用”全链条体系,探索资源型园区碳达峰路径。

16

鄂尔多斯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依托“煤、电、冶、化”四大产业集群,以能源供给绿色化和产业发展低碳化为抓手,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探索“国家西部高碳型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示范区、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区。

17

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

经济技术

开发区

聚焦农畜产品加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全产业链降碳为核心,重点推广绿色加工技术及“种养-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循环模式。通过绿电替代、低碳冷链建设、副产物高值利用,打造自治区首个农畜产业碳达峰示范园,形成“绿电+循环经济+清洁加工”农牧融合低碳样板。

18

巴彦淖尔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

发挥乌拉特中旗可再生能源丰富优势,推动新能源与园区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五大“新能源+”产业集群,延长园区产业链,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加速企业能效升级改造,探索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19

乌海市

乌海高新

技术产业

开发区

围绕化工、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以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从能源低碳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低碳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载能园区碳达峰路径。

20

乌海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围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碳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绿色转型。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积极探索氢能在多场景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榆氢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榆氢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榆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榆氢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请及时与【榆氢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电话:[18992227559]

-邮箱:[md@sxd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