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氢走廊”,区域协同联动是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榆氢网 | 发布时间 :2025-04-22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氢走廊”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不仅是一条连接三地物流和贸易的桥梁,更是连接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纽带,为通道注入全新动能与活力,有力推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能源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物流网络能级的全面提升,与之配套的清洁能源体系加速构建。其中,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转换灵活的能源品种,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

渝、黔、桂三地具备丰富的氢能资源,氢能发展势头强劲。具体来看,重庆已建成投用西南地区最大的供氢中心,以及全球首座使用地下储氢井的加氢站;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焦炉尾气制氢,提升煤化工产品附加值,建成“氢走廊”贵阳市综保区加氢站;广西投产全国首台套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攻克氢能储运难题,加快建立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体系。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渝、黔、桂为主线,贯通10个地级市区,将推动沿线地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政策协同,构建氢能供应网络化、运输服务标准化、货源组织协同化、政策保障体系化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在产业链上游,渝、黔、桂三地可根据“氢走廊”沿线的加氢站需求,优化制氢产能布局,降低氢气运输成本。借助“氢走廊”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加速低成本、高效率制氢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加氢、制氢设备更新迭代,进一步提升三地制氢行业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链中游,“氢走廊”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推动三地企业围绕应用需求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共同开发适用于“氢走廊”物流车辆的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燃料电池产业集群。

在产业链下游,“氢走廊”催生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氢能车辆在长途干线运输、市内集散、短驳运输等不同运输环节的规模化应用,为低危化工品等货源运输提供更多绿色物流选择。

业内预计,到2027年,“氢走廊”沿线建设加氢站或将超过4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货车超过1500辆,年碳减排超过20万吨。

尽管前景美好,在加快“氢走廊”建设中,还存在氢价不统一、主管部门有待明确、规范标准缺乏等问题。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和示范效应,需多方形成合力。强化政策引导,渝、黔、桂三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氢走廊”建设支持力度,减免氢能车辆高速通行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尝试已在一些地区开展,有助于提高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共同解决跨区域合作中的问题。通过联合研发、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打造氢能产业集群;此外,纳入全国“两纵四横”氢能高速网络,与全国氢能高速、氢能走廊建设高效协同,可促进更大范围氢能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拓展沿线地区氢能应用场景,形成多元化应用格局,探索建设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制氢示范项目,以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沿线物流园区、工业企业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榆氢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榆氢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榆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榆氢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请及时与【榆氢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电话:[18992227559]

-邮箱:[md@sxd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