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的烈风,曾见证张骞凿空西域,如今又鼓动起能源革命的旌旗。
7月2日,酒泉首辆悬挂黄绿新能源牌照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在瓜州县完成加氢。这辆“大家伙”是贯通“风光发电—绿氢制备—氢能交通”全链条的关键一环。作为格罗夫瓜州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前站“哨兵”,这辆重卡和另一辆内蒙古牌照的氢能重卡共同承担了重要任务。


“从5月28号氢能大交通示范项目启动以来,这2辆氢能重卡在酒泉地区已经累计行驶超过5000公里,主要用于前期的数据收集,为后续的200辆氢能重卡投放提供数据支撑。我们计划在2025年投放30—50辆氢能重卡,2026年实现全容量运行。”格罗夫氢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监张超说,“从目前氢耗情况来看,测试结果要远远好于预期。事实证明,氢能重卡不受环境气温和高海拔影响的特性,非常适合在西北地区投放。而酒泉地区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风光资源优势区域,这为后续制取绿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格罗夫瓜州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示范项目是省列重大项目,一期10MW先导项目主要包括10MW氢储能、10MW/60MWh氢储能调峰项目和6座加氢站、一座撬装加氢站和200台氢能重卡。目前,氢储能调峰项目已经完成了土地“摘牌”和场平工作,目前处于设计收口阶段。2辆氢能重卡的投用,意味着该项目已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该项目依托瓜州富集的风光资源和格罗夫氢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水平,施展“绿电变氢再发电”的能源魔术:富余的风电通过电解槽制氢储存,既能在用电高峰时再发电输送到电网,又能成为汽车燃料。一辆氢能重卡,每天消耗50公斤氢气,相当于消化3000度绿电。待2026年底200辆重卡全部投放后,日消纳绿电将达60万度,全年消纳绿电超2.1亿度。项目全面建成后,年节约标准煤0.65万吨,年碳减排量1.79万吨,重卡运营年减碳约0.6万吨,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瓜州县能源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峰表示,该项目以本地化绿电消纳为核心,首次在瓜州实现了氢能在交通、电力领域的双重应用。“以大规模氢储能调峰电站为龙头,带动制氢、储运、发电、重卡全生态链发展,填补了瓜州氢能产业空白,对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实现多能互补具有战略意义。”张峰说。
重卡司机刘国栋或许不曾想到,此刻他开的卡车已不仅仅是运输工具,更是延长绿色产业链条的关键一环。


“这个车我开了一个多月,感觉比加LNG的车各方面性能都优越。比LNG车更平稳,无需停车充电,边走边发电的特性特别适合长途运输。”刘国栋说。
卡车停在项目临时撬装加氢站,运维人员严飞正在为刘国栋的车加氢。
“因为氢气易燃易爆,所以我们要穿上全套的防静电衣服,在加氢过程中使用防静电夹,同时全程用氢气探测器监测,确保没有氢气泄漏。”严飞说。
加足燃料后,橙色的氢能重卡重新出发,驶过河西走廊湛蓝的光伏板矩阵和银白的风机森林,一条绿色丝绸之路正持续向远方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