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氢能产业发展明确“路线图” “氢”力冲刺 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来源:四川日报 | 作者:榆氢网 | 发布时间 :2024-11-12 | 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氢能产业发展

有基础

●四川是全国极少数既有丰富绿氢资源,又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省份

●早在2010年就开始前瞻研发布局氢能产业,并于2017年启动产业化应用

有挑战

●氢能终端使用成本还较高

●一部分关键技术仍存在“卡脖子”问题

有应对

●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行动方案》列出4方面13项重点工作任务

●对于四川氢能产业的主要短板,针对关键环节,给出18条具体措施

●四川将在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下设氢能产业推进专班,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四川氢能全链条布局,丰富应用场景,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氢能综合管理体系。

《行动方案》定下一个具体目标:力争到2027年,四川氢能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初步形成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为实现这个目标,以3年为期,四川如何“氢”力冲刺?

厚积薄发

答好氢能产业“必答题”

要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四川有基础,也有挑战。加快氢能高质量发展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这是四川对氢能发展阶段作出的判断。

“厚积”来自何处?四川是全国极少数既有丰富绿氢资源,又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省份。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早在2010年就开始前瞻研发布局氢能产业,并于2017年启动产业化应用,先后出台氢能发展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

如今,四川在氢源支撑上,形成初期以工业副产氢为主、绿氢加速发展的多渠道氢源保障体系;关键核心技术上,解决了海水制氢等“卡脖子”问题,下线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建成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产业链布局上,现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58户,科研院所16家,覆盖氢气“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应用场景上,联合重庆持续推动“成渝氢走廊”提质扩容,推动10余个市(州)开展氢车示范,现已投入氢车706辆,建成加氢站18座。

“薄发”的方向,也是四川的“必答题”。

“当前,四川氢能产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布局还不尽完善,研发、制氢、用氢,以及氢车购置等各环节成本还较高,导致应用单位接受程度不高。”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荣告诉记者。

加快出台激励政策,降低氢能终端使用成本,已“箭在弦上”。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补充,此前四川暂未明确将氢气参照燃气管理,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审批难度大、布局较少。同时,一部分关键技术仍存在“卡脖子”问题,需要集中攻关。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动方案》的出台,立足市场优势,直面现有问题,无疑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陈维荣指出。

给出打法

破解成本偏高、应用场景偏少问题

《行动方案》由经济和信息化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借鉴全国各省(区、市)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形成。

“突出优势特色,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指出两大思路。

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固态和液态氢储运、长寿命燃料电池、氢能轨道交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行动方案》中,列出完善全链条布局、丰富应用场景、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氢能综合管理体系等4方面13项重点工作任务。

为提速规模化应用进程,扩大氢能交通应用,《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推动“成渝氢走廊”提质扩容,分批打造“川藏线”“成德眉资都市圈”“攀西雅成”“成德绵广”“成资自泸”“成遂南达”等“绿色氢路”。

原始创新方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依托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氢储运加注装备)、天府实验室、长寿命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加强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等。

而对于四川氢能产业的主要短板,也有具体措施,主要针对政策机制突破、创新研发、推广应用、金融支持等关键环节,一共18条。

为解决成本偏高问题,四川给出一套系统的打法: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参照国家标准给予奖励,降低用户终端购置成本;对加氢站建设给予奖励,省市联动降低氢气价格;免收氢能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支持制氢企业与电网企业通过协商电价、配置新能源资源等手段,降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

破除政策机制障碍上,《行动方案》则以更灵活的机制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比如,明确氢能关键环节主管部门,由燃气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加氢站(含制氢加氢一体站)进行管理,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耦合制氢项目,充分利用化工园区外工业副产氢资源。

“此前,制氢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区,相关举措将大大加速制氢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氢气供应成本,为产业注入‘氢’能量。”陈维荣说。

针对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行动方案》则明确支持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研发攻关和标准制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氢能创新平台,加速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

同时,四川将在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下设氢能产业推进专班,明确由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作为成员单位,根据自身职能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记者 文露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榆氢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榆氢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榆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榆氢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请及时与【榆氢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电话:[18992227559]

-邮箱:[md@sxd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