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全链布局!陕西榆林迈向“万亿之城”

来源:" 铂道 " 微信公众号 | 作者:榆氢网 | 发布时间 :2025-02-07 | 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迈向 " 万亿之城 " 的征程中,榆林的经济发展备受瞩目。

2025 年新春,榆林市委、市政府在《榆林日报》发表贺词,回顾 2024 年经济成绩,其 GDP 达 7548 亿元,同比增长 6%,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占全省 GDP 的 21.24%,稳居全省第二,凭借煤炭资源巩固了 "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 地位,正全力朝着 " 万亿之城 " 目标奋进。

过去十年,榆林 GDP 从 2621.29 亿元增至 7548 亿元,年均增长 11.4%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占比 76.5%。面对煤炭市场波动,榆林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其中氢能产业的商业闭环探索成为关键一环。

1. 榆林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石与优势

1)资源赋予的制氢底气

榆林地处蒙陕晋能源富集区,煤炭储量达 1490 亿吨,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2023 年,陕西省 80% 的原煤、70% 的天然气、43% 的原油出自榆林。

丰富能源资源为制氢提供独特优势,每年氢气供应潜力达 60 万吨。陕西氢能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2800 亿元,构建完整产业链,规划到 2026 年形成 27 万吨 / 年氢气供应能力,2030 年达 77 万吨 / 年。

从全国来看,2023 - 2024 年我国氢气产量增长,2023 年约 3500 万吨,2024 年达 3695 万吨,榆林在制氢领域积极融入全国发展浪潮。

2)产业集群初显与政策助力

榆林通过建设华秦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集群。在政策方面,陕西省政府支持榆林发展,为其产业多元化提供保障,榆林市政府也出台系列政策吸引资本和人才,为氢能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 榆林氢能产业商业闭环探索现状

1)制氢环节:内外发力,提升产能与技术

在制氢设备引入与本土企业扶持方面,榆林正积极行动,力求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幅提高制氢产能与技术水平。

引进的电解槽企业:阳光氢能参与了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 " 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工程项目。

在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阳光氢能提供了一套完备的制氢设备,包括 1200Nm³/h 碱性电解槽、PWM 制氢整流电源、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以及智慧氢能管理系统和其他配套设施。

2024 年 9 月 4 日,该套设备在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试车成功,产出的氢气纯度高达 99.999%,直流能耗低于 4.3kWh/Nm³,展现出了极高的性能水准,为榆林的制氢环节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土电解槽企业: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土氢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位于榆横工业区的中国西部氢谷 —— 榆林华秦氢能产业园,便是由该公司启动建设。

2023 年 5 月,华秦新能源成功首发陕西省首台每小时 1000 标立方高活性电极电解槽。

这款电解槽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高活性、高稳定性镍基合金析氢电极,相较于市场通用析氢电极,单位时间制氢量可提升 10% 左右,充分彰显了本土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实力,也为榆林制氢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储氢环节:技术突破,寻求合作升级

榆林在储氢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氢化镁储氢材料生产线,为氢能产业的商业闭环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持。

基本情况:该生产线由大连富德金煜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 5000 万,占地面积 1416 平方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百吨级氢化镁生产线,年产量可达 150 吨。

2024 年 12 月 27 日启动试车,2025 年 1 月 10 日成功产出首批合格产品,标志着榆林在储氢材料生产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技术特点:该生产线基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专利技术,成功攻克了规模化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氢化镁的高效化、连续化、数字化生产。

能够连续稳定制备出释氢量 > 7wt% 的高性能氢化镁材料,不仅刷新了同类型产线的产能世界纪录,而且制备的氢化镁材料纯度高达 90%-99%,循环次数可达千次以上,在价格上也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为储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同时,国内众多头部企业如中集安瑞科、天海工业等在 IV 型瓶研发和生产方面成果显著,现有和规划产线产能合计超 33 万支。榆林可充分借鉴这些企业的技术和经验,加强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储氢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不断完善储氢环节,推动氢能产业的整体发展。

3)应用端:积极布局,培育市场未来

尽管当前氢能产业终端应用场景有限,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但榆林在应用端积极布局,为未来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 年约 230 亿元,2024 年增长至约 297 亿元。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在 2024 年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榆林的陕氢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氢能运力运营平台。

计划到 2026 年搭建氢能重卡平台,推广 5000 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并在榆林及周边地区布局 50 - 100 座加氢站;到 2030 年实现规模化运营,累计投运 10000 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布局 100 - 200 座加氢站。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榆林有望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推动氢能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3. 榆林氢能产业面临的挑战

1)产业规模与经济支撑问题

虽然榆林氢能产业有一定发展,但整体规模依然较小,在当前经济结构中,对 GDP 增长的直接贡献有限,难以在短期内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支撑榆林迈向 " 万亿之城 " 的主要还是靠传统能源。

2)人才与技术短板

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榆林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及城市发展机会上存在差距,人才吸引力不足。在氢能产业中,人才短缺限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尤其在制氢、储氢和用氢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团队成为制约因素。

3)市场不确定性

氢能产业市场尚不成熟,终端应用场景开发不足,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度有待提高。同时,行业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榆林氢能产业在市场推广和商业运营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商业闭环的形成。

来源 /" 铂道 "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榆氢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榆氢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榆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榆氢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请及时与【榆氢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电话:[18992227559]

-邮箱:[md@sxd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