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甘孜地区,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氢能产业领域频放大招,全方位、多维度地激活着氢能产业这一强劲引擎。
3 月 11 日,在泸定县的四川华电泸定水电站内,“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应用研究实验室” 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升级重启前的调试工作。该实验室已成功完成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产业链实验,这一成果为甘孜州发展氢能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绿氢” 的发展是甘孜州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的明智选择。甘孜州拥有丰沛的风光水能资源,为电解水制氢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去年,甘孜州从全州层面首次提出 “打造川藏绿氢供应基地” 等规划,明确了以绿氢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向。
在产业布局方面,泸定县计划建设日制氢 2000 公斤及日加氢 500 公斤的制氢站、加氢站各 1 个。不仅如此,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还将在国道 318 沿线布局建设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川藏线绿色氢走廊。

这一布局将极大地推动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
政策层面,甘孜州于今年 1 月出台的《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对制氢、制加氢一体站、氢能综合利用等项目明确了优惠政策,并设立了最高 1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氢能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吸引更多企业投身于甘孜州的氢能产业发展。
除了氢能产业,甘孜州还瞄准了 “算电” 融合这一新兴赛道。全省首个绿色智算舱在康定市孔玉乡折洛沟建成运营,一个 “集装箱” 式算舱内装着 20P 算力。
这种 “集装箱” 形态的智算舱可依照电站分布建设,就近取电,有效减少电力传输损耗,成功验证了 “水电 + 算舱” 的可行性。随后,全省首个超千 P 算舱项目 —— 丹巴县燕窝沟绿色智算舱建成投运,15 个智算舱搭载了相当于 100 万部手机的算力。
今年初,中国移动(甘孜)榆林新区数据中心项目启动建设,计划于 2027 年投运。这些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甘孜州在算力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实现能源与算力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川泸定甘孜地区的氢能大招可持续性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