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5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李鸽)一款用绿电制备氢能的设备,已在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能机械公司)下线。6月12日,记者在位于东西湖区的这家企业了解到,这家公司刚刚研发的一款新型方形碱性电解槽,不仅能使用绿电制备氢能,相较传统制氢装备电耗更低、可靠性更好、维护更便捷,其中,极板维修成本能降低九成。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5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李鸽)一款用绿电制备氢能的设备,已在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能机械公司)下线。6月12日,记者在位于东西湖区的这家企业了解到,这家公司刚刚研发的一款新型方形碱性电解槽,不仅能使用绿电制备氢能,相较传统制氢装备电耗更低、可靠性更好、维护更便捷,其中,极板维修成本能降低九成。
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车间的工作场景。记者郝天娇 摄
氢能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武汉是国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
成立于去年11月的氢能机械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制氢、加氢、输氢、供氢装备全产品链研制能力的企业之一。步入氢能装备总装与检测车间内,记者看到身着红色工服的工人们各司其职,专心调试着各类制氢、加氢装备。
走至一个长约8米、总重量60吨的“大家伙”前,公司工程师张勃飞介绍,这款耗时3年研发出的新型碱性电解槽,计划下个月正式投入运营。
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研发出的新型方形碱性电解槽。记者郝天娇 摄
张勃飞表示,新设备开发的智能巡检技术,能快速定位失效极板单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设备上安装有160片双极板,任意哪一块故障,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替换,让维修成本降低90%,实现高效经济运维,保障连续生产”。
据了解,这款新设备可通过风电光伏发出的绿色电力,使用电化学技术,制备氢能,助推煤化工、钢铁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发展。
“这款设备的产氢量每小时最高达2000标准立方米,可用于消纳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及光伏新能源发出的绿色电力,转化为绿氢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化加氢、氢冶金、加氢站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电解水制氢解决方案。”张勃飞介绍。
据介绍,氢能机械公司将建设涵盖创新研发中心、制造集成中心、试验检测中心、数智服务中心的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服务制氢、加氢两大市场,加快实现系列氢气压缩机、制氢成套装备、加氢配套装备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