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氢”力!这支团队突破制氢关键技术

来源:新湖南 • 青春长理 | 作者:榆氢网 | 发布时间 :2025-07-01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医药工程学院,一支由1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明日氢能”团队,正努力为氢能技术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学院喻林萍教授领衔的导师组指导下,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2岁的青年团队深耕低槽压高电流密度碱水制氢技术,用四年时间完成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应用的跨越,成为氢能领域备受瞩目的“青年科创先锋”。

传统碱性电解水制氢面临能耗高、依赖贵金属催化剂的难题。团队以“自支撑多孔镍钴磷复合电极”技术实现关键突破: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镍钴双元合金多孔基材,使材料成本直降36.3%;创新采用原位水热磷化技术构建的“纳米颗粒+多维孔道”结构,传质效率提升30%。在5000A/m²高电流密度下,该技术能稳定运行超900小时且性能衰减不足4%。在与湖南易氢科技、广东云韬氢能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经第三方检测,该技术可使电解系统总能效(HHV)达78.3%,制氢成本降低30.2%。

“明日氢能”团队在科创竞赛与学术研究中双线发力,目前已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国家级铜奖(全国30强)、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等多项荣誉。学术层面,团队研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其中核心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收录为ESI高被引论文;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5项),开发5项软件著作权。

目前,团队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千万元级技术许可协议,计划于2025年建成首条年产50万片电极的自动化产线。该产线年产能可支撑200台大型电解槽运行,满足10万吨/年绿氢生产需求。

面对氢能产业的黄金机遇期,团队正推进“氢能技术+数字平台”双轮驱动战略,短期聚焦电极材料ISO国际标准认证与“光伏-制氢-储能”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中长期将布局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努力建设国家级氢能科普基地。“本科生也能在‘卡脖子’领域挑大梁。”喻林萍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以‘零碳’为导向,在氢能赛道书写更多中国青年创新故事。”(罗静)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榆氢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榆氢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榆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榆氢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请及时与【榆氢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电话:[18992227559]

-邮箱:[md@sxdbd.com]